本年旅遊旺季竣事後,他計畫到社區就業中間加入職訓計畫,讓本身重新回歸社會。

而藉由當導遊這項工作,文森也入手下手研究城市的歷史故事,透過回覆各國遊客的問題、引領他們參觀,讓他重拾信心。

按照巴黎都會計畫署資料顯示,2001年起巴黎街頭流浪生齒增添84%,2012年的資料更指出,在巴黎餐風宿雨、無家可歸的落難人士多達2萬8千人,社福安裝中心根本無力處置。

由於金融危機加上城市房價高漲,人們在街上行乞、衣衫襤褸睡公園、用紙箱遮風避雨的情形越來越常見。

巴黎第20區是傳統移民、外來生齒聚集處,因為離市中心較遠、治安欠安,少有旅客深切參觀,但在街友的率領下,遊客可以聽到每條巷弄的歷史故事,也能夠欣賞巴黎羅浮宮、香榭大道、聖母院以外的巷弄風物,如新舊雜陳的小屋、後花圃、街道塗鴉等等。

過去曾是公司管帳師、今朝擔負導遊的街友文森默示,這份工作時薪10歐元,每週有10小時的契約,收入相當不亂;從2月開始他迄今已接待逾200位旅客。

法國民間集體「另類城市」是以展開街友培訓計畫,讓這些因為金融危機、個人身體健康或家庭變故,而突然遭裁人、漂泊街頭的人能重回社會,也使旅行者不只逗留在吃喝玩樂,更能直接對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。

除了巴黎以外,英國倫敦、西班牙巴薩隆納、捷克布拉格也都有近似的辦事。

「另類城市」暗示,目前計畫由遊客自行決議付出多少錢,但常有遊客道聲謝謝後,回頭就走,是以將來但願和觀光社合作,讓舉動能久長「營運」。 【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綜合報道】歐洲城市比來興起一種由「街友」導覽的行程,讓這群熟知巷弄美食、私房景點的城市浪人,引導遊客深切鮮為人知的大街冷巷,更添旅途摸索樂趣,也是以幫助街友自立,重新回到社會。


本文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動員街友導覽城市-法國浪人翻身-120931373.html
arrow
arrow

    吳冠廷聾幀咬他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