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創250億美元產值】 固然美東與馬尼拉的時差剛好為12小時,但有菲律賓業者專程花了50億美金打造一個與美國同步的迷你城市,裡面有宿舍、購物中間、辦公室等,為的就是共同美國的作息時間。

【菲律賓人英文佳】 《菲律賓星報》指出,由於菲律賓曾受太長達3世紀的西班牙殖民,是以一般的美國客戶多會認為菲律賓口音與拉丁口音近似。菲律賓IT產業工會資深執行長維拉達說,除口音的關係,菲律賓人因為受到本土說話的影響,措辭不疾不徐,反觀印度語系複雜,音節瑣碎繁多,也致使印度人說英文時會講地飛快。再者,菲律賓的大學生多,故英文能力好,也比較不會遭到種族輕視。

以每月500美元的月薪而言,菲律賓的接線生更能有效運用公司所支付的漫遊費,解決客戶的問題與肝火。

他指出,菲律賓受美國殖民50年,對於通俗的加州口音可以苟且上手,乃至可以與客人輕鬆聊天。

印度貿易協會理事長接管《全球郵報》會見時暗示,菲律賓人英文較流利、其口音不會有強烈的地區特色,這是一般的美國顧客所期望聽到的聲音,卻也是印度人所缺乏的。大都德律風客服中間為了逢迎客戶喜歡,乃至要求員工惡補美式足球賽事、《超等名模生死鬥》等節目。

美國在殖民菲律賓時期曾引入新式教育軌制與英語教育,大都菲律賓人不僅從小學英文,對於籃球、速食等美國現代文化產物也很入神,連宗教崇奉都同屬泛基督教,因此名字常常會引經據典,對美國人來講是再熟習不外。

然而近年來卻因為利用者反映印度口音難明,導致70%的企業都把市場轉向人力素質高、受美國文化薰陶深的菲律賓,間接造成印度近幾十年來300億美元的外匯流失。

【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道】印度生齒音太怪,菲律賓接線員搶下70%客服市場。美國早年因看重印度的時差互補與低廉勞力,各大企業均把24小時的德律風客服系統設在印度。

菲律賓成功以文化和說話優勢搶下印度的客服大餅,已經為國度締造5%的GDP成長,將來10年估計能成長到10%。IT產業工會指出,客服的觸角不只在接受美方的後端辦事,還包羅英國當局大使委外事務的德律風轉接,近三年內預估可締造450萬個工作機遇,於2016年創下250億美元的產值。


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印度口音怪-菲搶下美客服市場-084900391.html
arrow
arrow

    吳冠廷聾幀咬他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