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女科學家彭潔在國際海洋鑽探計畫船「聯合果敢號」上工作,昨天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演講,分享她在科學鑿井船上工作的情形及在海上的所見所聞,揭開海上科學研究生活的神秘面紗。

彭潔是船上唯一的台灣女科學家,自1991年登船工作至今,已過23年。她說,一般人對海的印象可能有波浪、沙灘或礁石,或許還有山脈,「但對我而言大海什麼都沒有,就是水」。

雖然大多時候海上一望無際,但彭潔也看過難得一見的風景,如巨大完整彩虹,沒有建築物遮蔽的日出、日落,還有被颱風吹到船上的上百隻小鳥。

彭潔說,多年前聯合果敢號在格林蘭島東邊海域出任務時,曾被海上颶風及陸上颶風夾擊,差點沈船,「那次船員都以為死定了」。2006年行駛在巴拿馬海域時,曾「撿到」坐著小船在海上漂流長達2周的古巴籍難民。

她說,一般出海2個月才靠岸補給一次,在船上一天工作12個小時,而且沒有所謂的休假日,其實相當辛苦,根據經驗,大約在船上第6周屬情緒低潮期,「要哭的、要吵的,大概都會在這時候發生,因此有week six blue(第6周憂鬱)的說法」。

彭潔表示,近年來女性科學家及技術員比例有逐漸提升,但必須具備不怕醜、不怕髒的性格才適合登船工作,這份工作沒有性別限制,但船上具備放射性化學物質,基於安全考量,禁止孕婦登船工作。

更多udn報導‧國三男戀美女師 他失身她被訴「新」珍妮佛勞倫斯 雪琳光腳上台

 Yahoo新聞APP Android版快來體驗》http://goo.gl/XgsYfK

天下新鮮事 盡在FUN影音

 

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發表留言